嵌体:相遇可相知?
嵌 体: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,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。
【适应证】
1.严重的牙体缺损已涉及牙尖、切角、边缘嵴以及颌面,需要咬合重建而不能使用一般材料充填修复者。
2.牙体缺损的邻接不良或食物嵌塞严重,需恢复邻面接触点者。
3.固定桥的基牙已有龋洞或要放置栓体、栓道附着体,可以设计嵌体作为固位。
【禁忌证】
1.青少年的恒牙和儿童的乳牙,因其髓角位置高,不宜做嵌体。
2.颌面缺损范围小且表浅者。以避免切割过多的健康牙体组织。
3.牙体缺损范围大,残留牙体组织抗力形差,固位不良者。
4.前牙缺损慎用嵌体修复。
【牙体预备】
1.磨邻牙及对颌过锐、过长或形态异常又妨碍嵌体修复的牙尖及边缘嵴。
2.根据牙体缺损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合的,能满足固位、抗力要求的嵌体洞型设计方案。
3.选择合适的车针,根据嵌体洞型设计方案进行牙体预备。
4.去除腐质及无基釉质,尽可能多的保留健康牙体组织,活髓牙应注意防止意外穿髓。
5.颊、颌、舌面的沟、裂、点隙处可做预防性扩展。
6.洞型无倒凹,底平、壁直、线角清晰,洞的深度应大于2mm。
7.洞壁应自洞底向合面外展2°~5°。
8.洞的外形应成为圆钝的曲线形。
【嵌体预备时的注意事项】
1、切磨时要有支点,注意保护口颊软组织。
2、去净腐质并做预防性扩展。
3、洞较深时,洞底不必求平,以护髓为主。
4、洞外形应圆钝流畅。
5、邻面预备时勿伤及邻牙。
6、活髓牙预备时应注意保护牙髓。
【嵌体的试戴、粘固及完成】
(1)试戴
①检查制作完成后的嵌体外形是否有缺陷或瘤体。
②在工作模型上检查嵌体就位、密合、邻接、咬合等情况。
③取出洞型内的暂封物,清洁洞型。
④将嵌体清洁后,在口内试戴。嵌体应就位顺利且无明显松动感;嵌体与牙体之间光滑过度,无台阶感;边缘密合良好,无明显缝隙;邻合嵌体与邻牙接触合适。如有问题应做相应调整和修改。
(2)粘固
①口内隔湿,将嵌体及窝洞清洁、消毒、干燥。
②选用适当的粘固剂,调拌后均匀涂布在洞内及嵌体粘颌面。将嵌体正确就位于洞内,初步去除过多的粘固剂,在嵌体咬合面上放一纱团,嘱患者咬紧。
③待粘固剂固化以后,仔细去除多余的粘固剂,用抛光轮抛光洞缘。
④再次检查咬合及邻牙接触点。如需调磨,磨改处应做磨光、抛光处理。
(3)完成
①如在试戴,粘固及清除过程中刺激了牙龈组织,可局部使用碘甘油制剂以预防龈缘炎。
②书写病历及医嘱(包括嵌体的使用和卫生指导)。
【注意事项】
1.准确把握适应证。
2.嵌体洞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固位、抗力、自洁、咬合、邻牙接触等情况,同时又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健康牙体和牙髓组织。
3.洞型预备时应避免倒凹,就位道各轴壁之间应彼此平行。
4.活髓牙预备时,如患牙敏感则应在局麻下进行。在切割牙体组织时应以冷水雾喷射降温,以降低对牙髓的刺激。窝洞预备完成后亦应用暂封剂封闭,以防牙髓过敏。
5.嵌体外形应具备良好的解剖和生理形态。
6.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,正确使用相应的粘固剂。
7.对于嵌体戴入后所发生的疼痛、食物嵌塞、龈缘炎、嵌体松动、脱落、断裂等问题应仔细检查和分析原因,并做相应处理。